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红色基因传承|郁达夫:为抗战献身的民族脊梁,中国文人的傲世风骨

来源:哔哩哔哩    时间:2023-08-04 16:47:32


【资料图】

1949年9月,有人在苏门答腊的丛林里发现了一具中国男子的尸体。经过检测和辨认,确认此人正是“以笔为枪”的爱国文人郁达夫。

1896年12月7日,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的知识分子家庭。郁达夫远赴日本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文学小说,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。1921年,郁达夫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、成仿吾、张资平、郑伯奇联合组创了文学团体“创造社”。这一年,郁达夫开始小说创作。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,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《沉沦》一出版,就轰动了国内文坛。

郁达夫和那个时代的许多文人一样,走上了“以笔为枪”的抗战道路。他曾这样写道:“我们这一代,应该为抗战而牺牲。”字字铿锵有力!

1938年,应新加坡《星洲日报》邀请,郁达夫前往新加坡参加抗日宣传工作。在船上,郁达夫写下了《岁朝新语》,他坚信“中国决不会亡,抗战到底,一定胜利!”谁也没想到,郁达夫这一走,就再也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。

到了新加坡,郁达夫积极投身到抗日宣传工作中。1941年,日寇侵占了新加坡。郁达夫撤离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一个小镇。为了隐藏身份,郁达夫等人在当地开了一个酒厂。此后,郁达夫利用“酒厂老板”的身份,积极和敌人做斗争。

很快酒厂就成了爱国华侨和爱国人士的聚集地。不久后,郁达夫会日语的事情被日寇知晓,他们拿枪逼迫郁达夫给他们担任翻译。郁达夫就将计就计答应了日寇。

其实他是利用翻译的身份做掩护,这样就可以维护华侨和印尼民众的抗日活动,也正因为如此,他担任翻译期间,没有一个抗日人士遭杀害。

在抗战胜利前不久,郁达夫突然神秘失踪,一直到1949年9月,同志们才发现了他的遗体,原来日寇发现了他真实的身份,并残忍地将其杀害。坚信中国一定会胜利的郁达夫,没有看到胜利的一刻。

1952年,郁达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,他在抗战期间所做的一切,没有被祖国和人民遗忘。

关键词:

精心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